海天味业,又出事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
(资料图片)
蚝油中出现生蚝?
海天味业,又来到了风口浪尖。
根据北京商报的消息,6月5日开始,“海天品牌回应蚝油内疑发现生蚝”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消费者爆料称从海天蚝油内发现疑似生蚝的不明异物。
江西高校的“鼠头鸭脖”事件近在眼前,看着这图片,确实令人胆颤。
▲图源网络
面对网上的质疑,海天客服给出的回复是——
还不能判定是生蚝,先要核实情况是不是存在才能解决,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从海天蚝油的包装上看,产品配料主要是蚝汁,包括蚝、水和食用盐,不太可能出现一整个的生蚝。而且有网友分析——
蚝油必须冰箱保存,如果放在室温下就会长一层类似霉菌的东西。
这到底是生蚝、霉菌还是其他什么东西,还有待后续观察。但无论是什么,对海天味业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海天味业的财报显示,海天蚝油是其继酱油之后的第二大单品。2022年,海天味业蚝油产品营收为44.17亿元,占比17%。
对食品企业而言,食品安全是第一大事。一旦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公司的业绩、股价都会受到影响,消费者心里,更是会种下“一根刺”。
海天味业更加明白这个道理,毕竟上一场风波,大家都还没忘记。
2
狠砸营销,质量面临拷问
时间回到2022年9月,海天味业曾卷入另一场漩涡。
彼时,海天酱油被多位博主质疑为“科技与狠活”,海天产品被指配料表“双标”——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上没有添加剂,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天然原料,而在中国售卖的除了天然原料之外还有较多添加剂。
更有网友指出,海天酱油配方中,使用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已经被明文列为一级致癌物,已经被国际淘汰,认为海天贪图便宜,不使用更安全的山梨酸钾,而使用具有致癌性的苯甲酸钠。
舆论愈演愈烈,海天味业也急忙出来回应。彼时,事件的核心争论点在于添加剂“是否超标”。按业内人士的说法,食品添加剂只要量不超标,对人体没有伤害。至于多少算超标——
就要看相关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规定了。
有意思的是,有媒体发现,海天味业本身就是酱油相关行业标准的起草人之一。
这倒是令人哭笑不得。从过往资料看,海天味业非常注重广告营销。早在1999年,海天味业就斥巨资成为第一家在《新闻联播》整点报时环节打广告的酱油品牌。这些年更是接连冠名多个热门综艺节目。
猛砸营销的背后,是广告费用的攀升。财报显示,2016年至2021年,海天味业的广告费依次为3.31亿元、4.54亿元、5.06亿元、4.65亿元、4.86亿元、4.53亿元。
算下来,海天味业6年时间花了近27亿广告费。
每日经济新闻还曾做过梳理——
2017年海天味业促销和广告费用8.48亿元,是第二名的15倍;2018年接近10亿元,是第二名的23倍。
但讽刺的是,一直在品牌营造上砸钱的海天味业,却多次出现食品安全和质量事件。
例如2016年,根据中国消费者报的消息,一份由吉林省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显示,海天味业旗下的“儿童酱油”涉及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
再如2018年,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一则酱油产品试验报告显示,在对120个样品进行抽查中,有29个存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海天味业赫然在列。
更夸张的是2020年,家住湖南的李先生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爆料称,自己在超市买的海天酱油在开瓶使用了几次后,不到一周后竟然发现瓶子内有十几条在蠕动的蛆虫,且这瓶酱油还是在保质期内的。在那之前,杭州、淮安也曾有消费者曝出类似的蛆虫事件……
试问海天味业,广告营销和产品质量,哪个更值得砸钱?
3
“酱油茅”,跌落神坛
在调味品领域,海天味业是当之无愧的“一哥”。
用它自己的话来说,海天酱油产销量曾连续二十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并遥遥领先。
这样的底气,也让海天味业一度成为A股的传奇。2014年,海天味业登陆上交所,上市当天,股价涨幅就达到近30%。30多名自然人股东,成为亿万富翁。
此后数年,海天味业的股价一路向上,在2021年前后总市值一度逼近7000亿,超越中国石化、上汽集团、美的集团等企业。
自2014年初上市到巅峰时期,海天味业的股价累计涨幅超过了20倍。也正因此,海天味业被称为“酱油茅”。
但时至今日,海天味业的神话已然熄火。截至2023年6月8日收盘,海天味业的总市值只剩下2740亿,相比高点跌去近60%。
▲图源:亿牛网
大跌背后,是一轮估值的回落。过去几年,海天味业的市盈率一度飙到了114倍。哪怕经历大幅回撤后,海天味业的市盈率(TTM)依旧还有45倍左右。
同样是消费食品板块的龙头,贵州茅台市盈率是31倍,美股的可口可乐只有26倍。
往更深处看,海天味业的业绩已经失速。
2022年,海天味业营收256.1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约为61.98亿元,同比减少7.09%——这是海天味业自2014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下降。
到了2023年一季度,这种局面依旧没有得到扭转,海天味业营收同比下滑3.17%,净利润同比下滑6.2%。
拉长时间看,海天味业的疲态早已显露。年报显示,2018年-2022年,海天味业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6.8%、16.22%、15.13%、9.71%和2.42%,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6%、22.64%、19.61%、4.18%和-7.09%。
▲图源:东方财富
如果说个体的失速还可以调整,那行业的放缓则多了一分无可奈何。2014年到2020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从2595亿元增至3950亿元,年均增长率仅为7.25%。
调味品行业蒙眼狂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说到底,就算是叱咤江湖的“酱油茅”,也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
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靠个人的奋斗,但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