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是关键。那么,内江将通过哪些措施来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呢?6月26日,在解读市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詹财荣作了详细解答。
“《中共内江市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在营造环境方面,突出精准有效、系统集成,主打一个‘实’字。”詹财荣从营商环境、产业园区、创新能力、要素保障、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分析了这套“组合拳”的“精髓”——
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突出抓好政务提速、市场开放、法治保障。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出更多“秒批秒办”“一证一照办”“零材料办”“掌上办”清单,提升“甜成办”惠企平台功能,实现惠企利民政策智能匹配、快速兑现。坚持培育和引进并重,做大做强域内市场主体,积极培育上市企业;推进产业高水平开放合作,聚焦重点产业开展全员全域全力招商,抓住西博会、科博会、糖酒会等活动契机宣传内江。深入推进政府治理效能建设,加强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探索“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常态化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问题整改;建立企业诉求闭环办理工作机制,常态接收、研判企业诉求,及时推动困难问题解决,做靓“乐业内江·甜蜜回报”城市营商环境品牌。
建设现代产业园区,突出抓好园区扩面、提质、增效。持续增强产业承载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扩区调位,加快威远页岩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内江生物医药化工园区申报认定,推动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园区建设,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工厂,推动内江经开区、内江高新区和威远页岩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内江国际物流港率先建成数字化园区。用好“亩均论英雄”评价结果,强化项目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关键指标把控,从今年起园区新增工业用地全面实现“标准地”供应,提高园区集约高效利用水平。
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突出抓好成果转化、产教融合、人才支撑。主动融入成渝科创走廊,推进数据恢复重点实验室、抗肿瘤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页岩气产业检验检测中心、川渝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中试研发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强化页岩气、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利用。强化教育人才基础支撑,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发挥川渝国际人才发展集团、内江服务外包产业有限公司作用,常态化储备、输送产业人才,打造区域人才蓄水池。实施“产业强链补链人才支撑行动”,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引进急需高端人才,培育壮大产业人才、技能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优秀企业家队伍,打造区域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
《决定》同步“上新”要素保障,突出抓好资金、土地、用能支持。比如,用好现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政策,助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充分预留产业用地空间,积极盘活低效、闲置工业用地,确保每年园区总体新增承载能力面积2.5平方公里。加大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实施威204中心站至内江白马电厂、威远页岩气综合利用化工园区供气管道等输气管网工程,推进华电白马2×475兆瓦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和威远威南110千伏电网工程建设,增强终端用气用电保障能力;统筹用好地方留存气量,及时调整内江城区工业用气配气价格,支持企业参加电力市场交易,降低企业用气用电成本。
推动产业发展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关键在人。突出加强产业发展组织领导,是《决定》的一大亮点。要求要健全市、县党政“一把手”抓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市领导负责、市级部门分别牵头的产业推进机制,建立产业发展定期分析研判和专题研究制度,及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并将产业发展纳入目标绩效管理,注重在产业发展主战场培养、检验和选拔干部,努力营造大抓产业、大兴产业浓厚氛围。(记者 兰萍)
来源:i内江